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19-05-10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制定人:张少宏                                审定人:汤茂斌、高鹰

一、学制,学位

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的道德与修养,通晓和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及应用知识,具有规范的软件开发和组织能力,具有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的初步经验,具有现代信息数据智能处理分析能力;具有组织能力和国际视野,能够综合运用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软件工程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践中的新问题;具备进一步接受新知识和自我提升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既可从事软件工程基础理论研究、软件系统开发、软件工程项目管理、新方法和新技术开发、数据科学等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也可承担软件企业管理、软件开发技术管理及软件企业市场经营等工作。

三、专业核心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导论,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体系结构,项目管理

四、培养特色

以软件工程专业理论课程为基础,引入以市场为导向的国际主流应用技术类课程,核心专业课程在保证理论、知识讲授的基础上,增加实践内容。着重软件理论、软件开发、数据科学等专业综合素质的能力培养,强调学生具备综合人文、科学、应用能力的素质,培养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五、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融会贯通工程数理基本知识和软件工程专业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知识、软件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软件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软件工程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软件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能对软件特性进行相关测评,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复杂软件工程解决方案设计与开发能力:能够应用软件工程相关的原理、方法和技术,针对软件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软件系统,能够在设计开发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并能够分析和评价设计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的影响。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建立软件模型、设计实验、分析解释、数据挖掘、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利用形式化方法完成复杂软件系统的分析、预测、模拟、设计、验证、确认、实现、应用和维护,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领域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软件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在软件工程实践中能够综合考虑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等因素,能够理解和评价软件工程领域复杂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毕业要求8(思想道德素质与职业规范):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软件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9(个人身心素质和团队):保持心理健康,乐观豁达,积极向上,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承担建设祖国的任务。具备一定的协调、管理、竞争与合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软件项目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毕业要求10(沟通):能够就复杂软件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复杂软件工程项目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具有一定的软件项目管理能力。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拥有自主的、终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渠道更新专业知识,实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积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

六、修业指导

软件工程专业是一个基于计算机学科、侧重软件工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的专业。本专业基本学制四年,允许在七年的弹性学制内完成学业。本专业课程共设置6个模块,分别是:通识类必修课,通识类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完成的总学分不少于160学分,且满足各相应模块的修业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1.通识类必修课为全校学生必修课程,计26学分。

2.毕业前至少取得14个通识类选修课程学分,其中在“创新与创业”模块至少选修2个学分;在“艺术与审美”模块至少选修2个学分;在“历史与文化”模块至少选修2个学分;在“运动与健康”模块至少选修1个学分,即学生须在三年级、四年级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及达到校园跑规定里程及次数后获得“大学体育50.5学分、“大学体育60.5学分,经学校批准在三、四年级参加交换学习或因身体原因无法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可免修该两门课程;修读并考核通过“大学英语拓展课程”,获得2学分。

通识类选修课可在全校性通识类选修课程、经教务处认定的大学城互选课及外学院开设的专业课程中选修。

3.学科基础课是必修的与专业有关的基础课程,计25学分。

4.专业必修课是必修的专业课程,计37.5学分。

5.专业选修课在毕业前必须选修不少于25.5学分的课程,其中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人工智能导论、Oracle数据库技术、Unix/Linux操作系统分析、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网络编程、嵌入式系统、工程数学、数学建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导论为优先选修课程。

6.本专业全体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完成32学分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所有实践项目,其中“毕业设计(论文)”总周数15周,第四学年第1学期安排2周,第四学年第2学期安排13周。

7.至少累计获得7个第二课堂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在“三创”能力教育类至少获得2个学分;在美育体育教育类至少获得2个学分;“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2个学分。

七、毕业总学分、总学时及课程结构比例(见附表一)

八、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见附表二)

九、各学期学分统计表(见附表三)

十、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见附表四)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ll